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正文

太山庙镇:“四举措”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

作者:黄太萱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9日 11:24字体大小:

为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建设美丽富裕新太山,太山庙镇党委、政府发挥牵头作用,结合职能职责,主动靠前服务,各工作队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落实防返贫致贫常态化监测,变脱贫为振兴。太山庙镇认真学习贯彻《宁陕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对全镇1834户5034人进行拉网摸排,重点围绕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者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做好资料数据信息报送,严格落实镇级定期回访,村级周二研判工作制度。对453户1383人集中研判,其中4户16人拟纳入监测对象,15户25人通过“对症下药”已消除风险。太山庙镇形成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帮扶体系,持续强化监测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结合实际谋划农业产业发展,变产品为商品。太山庙镇结合全镇产业优势、资源特点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种植猪苓56.2万平方米、天麻6000平方米、水稻2914亩,科管花椒1200亩、核桃3700亩、板栗5940亩,养殖大鲵1.6万尾、梅花鹿380只、林麝54只、生猪1532头、牛54头、羊48只、禽5669羽,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太山村的梅花鹿、林麝、生猪特色养殖,龙凤村千亩魔芋,双建村千亩花椒,油房村千吨中药材的“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培育和壮大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太山庙镇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做精做细新建大红袍花椒,强化产品生产、包装文创、流通,引导产业纵深发展,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扩大产品销售,全面提高农民收入。

紧盯项目建设着力提质增效,变工程为民本。太山庙镇坚持以村为单位,组成由村联领导牵头、包村干部和“两委”具体负责的工作专班,进村到户、到地块,摸清底子、倒排工期,加速推进国道G345项目剩余征地补偿工作,协调处理好重点突出问题,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0余次,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有效改善民生。针对涉农资金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该镇狠抓责任落实,监督工程质量,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收集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2件,并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排忧解难,推进项目建设顺利完工。对镇域内所有已实施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公益性岗位、成立管理委员会等形式,对所有项目按类别、按地点,逐一制定镇村两级共计33项长效机制,逐个落实管理责任,确保项目建的好、管的好、用的好,落地一批切实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

围绕干部帮扶全面从严管理,变在位为有为。太山庙镇配齐配强领导班子成员,厘清职责,通过严明工作纪律,压紧压实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干部考勤制度,严格执行“四支队伍”管理细则,严格对照当前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镇党政办、纪委办结合干部的职责分工进行从严管理监督,形成倒逼机制,坚决消除“上班摸鱼”、“做和尚不撞钟”、“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懒政怠政行为。结合干部考评、选拔任用、年度绩效指标,形成明确的实绩评比结果,多举措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在位者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