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廉政网评 > 正文

传承良好家风 历练过硬作风

作者:黄倩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1日 10:33字体大小: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展现了一个家庭的道德风貌,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为人处世,成为塑造品格才智、提高人文素养、维系社会风俗的基础。自古以来,家风家训一直被视为治国持家的基本准则。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临终前写下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告诫;北宋范仲淹要求孩子学会“忍穷”来养成克己奉公的品格;清朝曾国藩的家训是“家俭则兴,人勤则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的作风的重要表现”。所以,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传承良好家风、力量十分重要。尤其对于民政干部来说,民政工作关乎群众衣食冷暖与万家喜忧,点多线长、量大面广,政策细致,与群众联系紧密,更需要在工作中把好家风一以贯之,用好作风确保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要坚定信仰。习近平总书记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信仰是旗帜、是灯塔,任何人没有信仰必定一路茫然。伟大领袖毛主席,坚守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曾立下“三不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并以此来教育毛岸英等后代,正是因为他有了信仰和原则,造就了他高尚的党性修养、规矩的奉公意识,从而涵养了他风正气清的家教家风。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如何坚定信仰,我认为有三点。一要有理想。有理想才有方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理想,关键在于做好自己、做在平时、做足前量,量的积累定会引起质的飞跃。二要有定力。人有定力则不会迷失自我。我们现在生活条件较好、社会诱惑颇多,唯有保持定力,方能初心不改。三要守忠诚。天下至德,莫大于忠。我们要持赤子之心、立成事之志,政治坚定、对党忠诚。

二要作风严谨。家风是作风的“晴雨表”,也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窗口”,以家风看作风,良好的家风是党员干部严谨作风的重要体现。近日,国产电视剧《扫黑风暴》正在热映,里面的不法分子孙兴,父亲是黑恶势力,母亲身居高位,是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他正是因为父母不管、家风不正、家教缺乏、家训不严,成为了危害社会的毒瘤。再纵观近年来的腐败案例,不少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往往自身家风不正,导致作风腐败。作风与家风相互影响,如何历练严谨作风,我认为:一要严以修身。修身才有好作风,作为年轻干部来说,目前这一时期正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政治立场、强化政治自律,加强知识修养、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雅志趣、涵养淡泊之心,崇尚节俭美德、远离奢靡之风,在严以修身中体现优良作风。二要严以律己。要时刻以法律与纪律规矩约束自己,以法律为准绳,修身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前提前管好家人,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品行修为。三要提升能力。要多学多听多思考,能写能干能表达,练内功、做内行,时刻以“文过我手无差错、事经我手你放心”的标准来约束自己,不断提升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三要无私奉献。奉献是好家风的重要体现。说起奉献,北宋名臣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直影响后世,其中蕴含的无私奉献和担当道义,历经时间沉淀,依旧焕发魅力。近日我县遭遇强降雨,各级党组织闻汛而动,周末取消休假,县委书记亲临一线,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守护好了群众安全。再回想起脱贫攻坚的这几年,“白+黑、5+2”成为工作常态,干群齐心、任劳任怨,宁陕终于摘掉了“穷”帽子,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以上种种,体现的核心就是奉献。作为民政干部,更要将无私奉献根植于心、付诸于行。如何付诸于行,我认为:一要有格局。格局有多大,就能走多远。我们要时刻把“国之大者记心上”,不要为自己的小算盘而盘算,立足明天的大局、干好今天的事情、防范后天的风险。二要有情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要时刻把群众放在首位,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三要有胸怀。要海纳百川、大气包容。既善于接受正面批评、又乐于听取反面意见,在正反对比中宽广胸襟、革新自我、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