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良家风,筑牢家庭防腐“篱笆墙”,是对家庭的大爱、对亲人的真爱。现代社会传承优良家风,培养清廉干部需要代代坚守廉洁的本色,更需要将廉洁理念与个人品德、家庭教化与责任紧密结合,既体现中国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也契合现代廉政建设的需要。
家风与清廉相联系。自觉传承家风家训是清廉的根基,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强调“俭以养德”“不取不义之财”,为后世树立廉洁准则。现代家规通常通过家庭会议、家人的日常言行传递“诚实、善良、孝亲、责任”等价值观,警醒家人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筑牢拒腐防变思想第一道防线。
家风影响权力观。党员干部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正是干部政风、作风的重要表现。众多反腐典型案例证实,家风不正,将会使家庭陷入物质生活享乐化、精神生活腐烂化、逐利化的泥沼。敬畏家训,传承优秀家风是塑造良好家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出优秀子女的关键所在。
家风锻造清廉干部,家庭教育中,要培养家人树牢敬畏之心,规范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廉字当头、廉字为真,摒弃特殊、特权思想,以家规家训来约束后代,筑牢“家庭防线”,严谨治家必显家风本色。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其家族世代恪守清廉,子侄辈无一人贪腐。曾国藩以“勤俭谦”治家,要求家人“不留银钱与子孙”,强调自立自强。袁了凡不留金钱,仅以家训告诫子孙做人成事之道。焦裕禄自身廉洁,教导子女“不搞特殊化”。杨善洲退休后扎根荒山造林,将价值数亿元的林场无偿捐给国家,其子孙至今坚守朴素家风。
由古至今,身教重于言传皆有之:父母以身作则,如拒收礼品、不插手子女工作安排;廉洁家访,严管家人不插手,倒逼家庭重视廉洁教育,警惕亲属利用干部影响力谋一己私利。“治家传世清廉干部”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延续,更是人人有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市场经济环境下,物质诱惑增多,部分家庭攀比享乐,侵蚀廉洁观念,必须加以强化监督,推崇评选“清廉家庭”,积极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不断构筑千万个清正廉洁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