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笔者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一则安康市平利县党员教师汪德斌勇救落水儿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的报道,不禁为他的见义勇为行为点赞叫好。笔者在媒体看到,就在日前,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在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方面的重大作用,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笔者认为,汪老师的行为树立了时代楷模的形象,也为培育时代新人树立了标杆。
根据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报道,3月19日 12:15左右,一位73岁的爷爷领着孙子玩时,刚过3岁的小孙子嫌爷爷走得慢,就自己一个人往前跑,结果不注意就掉到灞河里去了。在老爷爷焦急万分之时,正在路过的安康市平利县党员教师汪德斌,跳入约3米深的河水中,快速游到孩子身边,托起孩子,奋力游向岸边。在赶来的警察等人的帮助下,落水儿童成功获救。后来记者采访汪老师时,他说:“我当时没有多想什么,就想赶快把孩子救上来。”笔者想,现在虽然不是数九严寒,但也是春寒料峭,寒气袭人,人们穿的棉衣、厚衣服尚不能完全褪去,而汪德斌在危急关头毫不退缩,迎难而上,表现出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展现出一名老师的以德育人风采。他的行为,就是真善美的写照,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方面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积极作用。
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作为老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百年大计,肩负着未来祖国建设的人才培育,其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立德修身养性方面作用无可比拟。为此,笔者呼吁,广大老师应像汪德斌那样,有责任,有担当,用实际行动树立时代楷模的形象,以高尚的情操培育时代新人,培育出更多的品学兼优、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人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建功立业的有为之才。(责任编辑:清风宁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