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优气质的年轻干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顺利召开,广大年轻干部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要奋发有为,扮靓气质,在基层一线和艰苦环境中成长淬炼。
善于学习,培养一点即通的“灵气”。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指出:“青年干部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向书本求知方能紧跟时代潮流,向同事求教方能化解基层实务,向父老乡亲求风俗、话犁韵方能共享淳朴民风。舍得花时间,甘于流汗水,在积累和巩固自身业务知识外争破万卷书,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持续充电,才能持续不断地释放能量。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勤于实践,培养举重若轻的“大气”。面对纷繁芜杂的基层工作,更是要在实践中积淀经验和力量。做小事要用“放大镜”,细节决定成败,看似小事的经常性工作也要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记在心里,形成规矩;即使面对的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琐碎复杂也要做到有条不紊,分清主次,各个击破;面对意外与突发情况,要沉着冷静,遇事不胆怯不退缩,进而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勇于创新,培养与时俱进的“锐气”。面对新常态、新格局就要拿出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的闯劲,拿出撸起袖子甩开膀子的干劲,拿出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韧劲。面向新时代,创新要从面上着眼,创新思维方式,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谋新策,出新招,创新意。挺进新时代,创新要从点上着手,循序渐进,在细节上总结升华,提升自身“锐气”。
甘于奉献,培养默默无闻的“傻气”。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中提到:“青年干部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年轻人年富力强,有拼劲,有闯劲,牢固树立“吃亏是福”的信念,真正做到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树立“苦中作乐”的思想,在“老黄牛精神”的引领下,变压力为动力,化负荷为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