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预祝新春佳节或者其他喜庆时刻,往往会说:心想
事成。要成事,你一定先有目标,然后规划实施,可见,“心”是成事的前提。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国学渐渐复兴的今天,这已经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修身还需要从“正心”开始。
那么,如何做到“正心”呢?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又说“公生明,廉生威”。也就是说,公心就是正心,什么事情,如果从公心出发,你一定是廉洁和开明的。
《党章》在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中明确指出:党员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这就是公心,是每个党员在他入党宣誓的那一刻就已经树立并应坚持一生的一种信念和品格,是贯穿一生的必修课。
当下,要求党员干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
但是,我们同时看到有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想私想得多,想公想得少,贪图名利,脱离群众;铺张浪费,以权谋私。严重败坏了党的风气,不思正心,不重修养,又如何治国兴邦呢。据媒体报道,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多位官员密集被纪检部门公开停职并调查,究其根源都是在自我约束上出了问题,放松了对自己的道德修养,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忘记了党的宗旨意识,为一己私利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的年代和社会,身为党员,甚或领导干部,其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自身的修养、素质、人生观、世界观,而且直接影响着党的威信与声望,党员干部道德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我们党的基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正心是党员修身的必修课,党员干部加强学习,强化道德修养对于党来说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大事。
焦裕禄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生前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心里装着群众,推独没有自己;同干部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以至于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他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他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感动和激励着新中国几代人。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能像焦裕禄那样牢记党的宗旨,时刻为人民着想,踏实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党才能受到群众的拥戴,才能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心正才能心怀天下,为人民造福。才能树立我们党的正面形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带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