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廉洁文化 > 廉政文学 > 正文

隋文帝——被历史严重低估的人

作者:王昊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30日 16:36字体大小:

黄帝崩,葬桥山,延续千年的轩辕祭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长江黄河文明于此碰撞交融,正因西岳华山得名华夏,亦因西岐出土国宝何尊而得名中国。自项羽入咸阳,三分秦国故地,得名三秦。时至今日,三秦大地早已超越了历史的范畴,它囊括陕北关中陕南,自此三秦便成为这块横贯中国南北版图省份的千年代称。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三秦大地不仅孕育了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同样涌现了不可胜数的各界骚客。这些名人跨越诸多领域,或从事文治,或投身武功,但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他们生前几乎无一不是修身律己,高风亮节,为官清廉。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他们的精神和思想并未并未因岁月的消磨而黯淡,相反在新时代的今天更散发出夺目的光芒。去学习重温这些名人的生前故事,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义务的践行,更是为我们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精神力量。

提起隋朝,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贪污腐败,鱼肉百姓,但殊不知短短三十七年的隋王朝创造过不亚于盛唐的辉煌,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被历史严重低估的人,他就是隋文帝杨坚。杨坚,公元541-604,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县市)人,为什么说他被严重低估,不仅因为他创造了多个历史第一,如开创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管理,开创科举制促进人才选拔,更因为他的廉政治理,勤俭节约,为后世君王的国家治理做了很好的表率。

杨坚的廉政勤俭和他的出身是分不开的,出身于关陇集团的他可谓是贵族世家。关陇集团,在我国中古时期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北魏初期定都大同,为抗击北方丁零柔然等民族的入侵,便在内蒙河北一带走设立了六镇,作为军事驻地。后来由于北魏都城南迁洛阳带来的内部利益冲突,六镇将士受到冷漠,而这也加速了北魏的分解。六镇将士后来和陕西甘肃一带的地方豪强结合,鲜卑族和汉族通婚联姻,便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关陇贵族集团。集团内部没有文武之分,门阀世家出则为将入则为相,强悍的战斗力也催生出了西魏、北周、隋、唐等诸多帝王,而杨坚正式其中之一。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后来杨坚子承父爵,并受北周静帝禅让。杨坚的一生经历了南北两朝的对峙、东西魏的割据、北周北齐的割据,经过戎马半生的奔波,终于灭掉南陈,实现了大一统的历史伟绩。特殊的经历让他很早就体会到上层贵族的奢侈糜烂,战争动荡下底层民间百姓的疾苦,因此在位期间,隋文帝励精图治,减轻农民的赋税,对于朝廷官员以及皇室家族的廉俭要求几近苛刻。

有一次,关中闹饥荒,隋文帝在得知老百姓只能吃糠拌豆粉后十分痛心,于是他就把这些食物托人带回朝廷给官员们看,责怪他们没有治理好国家,为表处罚,他下令在饥荒期间皇宫内所有人一律禁止酒肉,为此深得百姓们的拥护。杨坚对于子女的教养十分严厉,他一直教导太子杨勇:“奢侈腐化的统治从来都不可能长治久安,身为太子,你必须做好表率。”但后来太子杨勇生活越来越奢侈,一次他在家中大摆宴席,让家臣和后宫美女演奏琵琶,一片花天酒地。隋文帝派去负责监督太子的大臣李纲看不过去,于是将其汇报给了杨隋文帝,不久太子被废,震惊朝野,朝廷百官无不为之震惶。他的三皇子秦王杨俊是没陈功臣。杨俊自恃功高,根本不把法律放在眼里。他私下放高利贷,敲诈勒索,致使众多百姓倾家荡产,杨坚一直以来受够了关陇集团的居功自傲,法治天下定不允许这样的现象存在。隋文帝派人去调查处理,抓走了几十名同犯。可是杨俊并没有以此为戒,他疯狂从国外和明见搜取珠宝香料,模仿皇宫建造自己的宫殿,杨坚得知后罢免了杨俊的官职,并将它关押了起来,无论谁去求情,他都坚持法不可违,即便是皇子。杨俊知道后没过几天就病死在狱中,他府中人恳求给他立碑,被隋文帝否决,说道“想要留名,在史记上记一笔便足够了,何须立碑。”并将其府中华丽奢侈的装饰一律收掉。隋文帝死前也嘱咐过后事一律从简,本人曾有幸亲临其陵冢一睹风采,位于杨凌五泉镇的隋文帝陵如今只是一座小小的土丘,其布局南边是一片猕猴桃园,北边和西边是大棚蔬菜,东方则是一片麦田,初到者无论如何也无法和一位帝王联系起来。

太宗皇帝有言,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杨坚用一次次大公无私的做法取得了全国百姓的支持和爱戴,正言道富莫如隋,在他在位后期,全国的人口及粮食产量竟然超越了被讴歌千年的贞观之治,这和经历过几百年南北割据的隋朝初年形成天壤之别。《礼记•大学》中就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也曾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千百年前这些名人的价值理念和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好不谋而合,这也正是中华文明千百年来得以延续的精神支柱。在物质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每一个党员干部都需要深挖历史典故,从前人身上汲取营养,深化自己的底线意识,坚守住自己的原则阵地,唯有两袖清风方能胜任自己的岗位工作,留清气满乾坤。同时我们也需要从大环境整治着手,毕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就要求国家发展务必将文化软实力建设置于关健地位,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从而为政府及社会的廉洁建设提供原动力,在稳中求进,追赶超越的大方针下共创我三秦大地辉煌的明日篇章。

(责任编辑:清风宁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