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记事起,父亲最爱讲起的就是爷爷在老家建学校的事,父亲说那时候祖父除了教授《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书法等古书外,还聘请了留洋学生教数学、物理、化学、绘画、英语等,父亲、姑姑就是祖父的学生,祖父一向以严厉著称,父亲、姑姑就因为背不出课文而挨了祖父不少教鞭,因此,我家的书香氛围应该算是自小就有的。
父亲城固师范毕业,母亲洋县教会女中毕业,两人旗鼓相当的文化水平,使幼年的我们耳濡目染书卷墨香。小时候,母亲做家务时,嘴里最爱给我念叨就是《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饭桌上不小心洒了饭粒,她就敲桌子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直到我们捡起掉落的饭粒塞进嘴里作罢。“李白铁棒磨成针”的故事,“胜不娇,败不馁,满招损,谦受益”之类的说教,是耳畔常常回响的话语,当我沮丧放弃时,考试名列前茅沾沾自喜时,那话语就时不时蹦出来敲打一番,而作业没写完就出去疯玩,也没有享受到那个年代惯常的棍棒教育,他们只是罚我一遍遍背诵《三字经》里的的章节,并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业精于勤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名言警句贴在书桌、床头,时时提醒我们。大杂院里,邻家小孩小偷小摸被人家追上门时,父母就趁机用“小时偷针,大了偷金”“饿死不能偷,穷死不能抢”之类的话语教导我们,我们便在这样的教育下,规规矩矩上学,相继顺利考入中专、大学,招工招干,成为大杂院里津津乐道出息的五朵金花。
小时候,家里人口多,父母虽为了生计而奔忙,却从没有在读书上为难我们,那时我家是大院里少有的书报丰富的人家。在我能半猜半读小人书时,我就四处翻找家里的藏书,诸如《岳飞传》《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书籍,家里的书不够看,父亲就给我们在县图书馆办理了借书证、阅览证,于是一有时间,我们就到图书馆借书,记得因为争抢图书,我和姐姐还撞坏了图书馆的玻璃,父亲还为此掏了双倍的赔偿金,但这依然没有阻止我们对图书的热爱,我在如饥似渴的阅读中,看完了《青春之歌》《红岩》《红日》《红旗谱》《林海雪原》等书籍,因为这份对图书的热爱,让幼小的我也树立了当一名作家的梦想,虽然如今的我没能如愿成为专职的作家,却常有诗歌、散文、杂文、通讯之类的文学作品刊登在网络报刊,有多篇征文在中省市县获奖,而那份源于阅读的爱好也得以传承影响着我的孩子。
孩子也喜欢读书,在他小时候,我们一家人出行游玩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书店,小小的他静静地依偎在书架边翻阅图书,离开时万般不舍地说“妈妈,要是能把这样的书店搬到我们家该有多好呀!”可怜可爱的样子,常让我想起当年父亲牵着我穿梭于省城琳琅满目的的书店时的情景,时光流转,父亲已离去多年,但这种阅读传承的教育却从来没有远离。回想这些年来,我抱着他教读到相偎读书,抢着读书到各自为政,继而相互分享,我们就在阅读这条路上不断地平行相交,而家风家教的种子也正是通过阅读播种在孩子的心田。孩子喜欢军事与航空类书籍,他不止一次地说将来一定要研制出最先进的航空飞行器,为中国屹立世界之林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为他的梦想而骄傲,百感交集阅读给予孩子的坚强激励,而这种激励正是从父母教育传承至今的家风教育。
童年里,父亲对于我们姊妹询问的学习方面的问题总是不厌其烦的,当我们拿着书询问父亲,无论多忙,他总会放下正在忙的事,由简到繁的引申讲述,翻出各种资料给我们讲解,他用罐头瓶装水和绳子拴着钥匙做示范,给姐姐们演示阿基米德的浮力定理,为我们精心打造昆虫标本展示盒。过年时,领着我们大街小巷转悠一边走一边讲解对联的平仄、年节的来历。端午节,吃着粽子,父亲告诉我们这个节日后面的凄美故事,就是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因为他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抵制侵略而遭受权贵的排挤,甘愿用自己的献身换取昏君的清醒,为百姓带来福祉,因此粽子就是因他投入汨罗江中而衍生出来的,我至今仍然记得父亲声情并茂地朗诵屈原的《离骚》,其中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直是我最喜爱的至理名言。
从小学到中学,父亲为我们姊妹订购了不少书报,如《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语文报》等,每每捧着这些书报翻阅时,邻居的孩子们总会将羡慕的目光投向我们,虽然那时那些孩子有面包蛋糕汽水的吃喝,我们只有母亲做的发面饼、玉米发糕这些简单的吃食,可精神食粮的富足却是其他的家庭无法比拟的。父母的教育从书本里延伸到日常待人接物、扶贫济困里,那时候,虽然家境不甚富裕,但对待上门客人的礼数却从未减省过,泡茶留饭,送吃送喝,即使简便的一碗面条,半旧的草帽、皮带,父母总是那样慷慨大方地给予,这种给予还延伸至来家里卖木柴的,糊席棚顶的,甚至要饭的乞丐,父母常说:“出门在外的人不容易,能帮衬一把既是为行善,也是帮自己,谁能保证没有落难的时候。”正是这样的教育,才让我们不断从阅读过的书籍中获知孝顺、谦让、团结友善的中华传统美德,而这些也成为我们日后教育孩子不可或缺的文化滋养。
很多年过去,父母的教育从通俗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经典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教育我们勤俭节约。印象里每到周末,头天夜里姐姐们忙着做作业,母亲则烙一大摞面饼或是蒸几笼馒头,清晨父母就带着姐姐们到白云山砍柴,直到黄昏才回家,满身的衣服沾满泥土草渍,挂出破口,而脸上身上伤痕累累的皮肤则更不必说了,即便这样,他们还会在我们甜甜睡去的深夜,为我们浆洗衣物鞋袜,打点周一上课的衣装,那些年,灶间昏黄的灯火里,他们的身影就是童年记忆里温暖的章节。父母的勤劳一直延续到我结婚以后,家附近的空地成为他们闲适的乐园,开荒种地,栽植果树,每到收获季节,我们姊妹回家总会满载而归,每每陪父亲在地里收获时,他就会借题发挥,嘱咐我们要多看书报,认真工作,虚心向同事请教,父母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言行感染教育着我们,陪伴我们的人生路。如今,父亲已去世多年,但那些潜移默化的教育却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也把这大书一点点读给我们的孩子。
时光如梭,如今,我的孩子也已成长为十五六岁的需要仰视的少年。每当看着学校老师发送的班级动态,身为班长、体育委员的他有条不紊地组织班会,认真细致帮老师操劳班级事务,和同学一道代表学校参加足球联赛斩获冠军,慷慨激昂地带领全年级同学宣誓,背着受伤的同学去医院检查,我的内心就会无比欣慰,想很多年前,蹒跚学步的他在我们诧异的目光里扑向地上的易拉罐,扔进垃圾桶,踮着脚往捐款箱里塞准备买冰激凌的零钱,幼儿园联欢会上落落大方的主持,大人似的指导我如何用白醋洗净果汁弄脏的衣物,在大米里放上花椒防生虫,郑重其事地介绍自己买回的虫眼青菜,彬彬有礼地招呼长辈,极富责任感地把邻居家的小孩安全送到家,陪我买菜、逛商场,外出旅游时,夺过我手中的大包小包,男子汉样的冲在前面,在我生病时端水喂药,做饭洗衣……一幕幕,常让我觉得家庭教育就是一本永远都无法读完的大书, 我想这或许就是阅读的魅力与内涵,是它搭建了梦想的桥梁,让我们在一场场读书的盛宴里,品味到“书中自有黄金屋”,品味到生命之中的大爱,它就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启航船。
不觉中,春天已悄悄来临,让我们撑起阅读的风帆,让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启航船在阅读的引领下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