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廉政网评 > 正文

以青春之我筑清廉之基——青年党员干部应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作者:常玉娇文章来源: 县纪委组宣部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7日 15:07字体大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我们既是伟大事业的见证者,更是新征程上的奋斗者。清廉,不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必须坚守的政治品格。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形形色色的诱惑,青年党员干部如何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如何在干事创业中永葆政治本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必答题。

 以为基,筑牢信仰之堤。思想上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些年轻干部刚成为单位骨干就开始“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究其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的“第一粒扣子”松动了。周恩来同志一件睡衣补了又补,穿20多年不舍丢弃;焦裕禄同志用过的藤椅破了大洞仍坚持使用;杨善洲同志退休后扎根大亮山植树造林,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捐给国家...这些共产党人的清廉丰碑启示我们:清廉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实践;不是一时表现,而是一世坚守。青年党员干部要常修马克思主义理论之课,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环境中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把对党忠诚融入血脉、铸入灵魂。

 以为要,把好权力之舵。权力是把双刃剑,为民则利,为己则害。某“90后”干部沉迷网络赌博,挪用公款数百万元;某年轻公务员收取管理服务对象礼品礼金,最终身陷囹圄...这些案例警醒我们:没有天然的“保险箱”,年轻不是贪腐的“豁免牌”。要时刻牢记“当官发财两条道”的忠告,认清“油水多的地方容易滑倒”的风险,保持“新鞋溅泥”的警觉。在审批盖章时多问一句“是否符合规定”,在资金使用时多想一想“是否必要合理”,在人际交往中多辨一辨“是否纯洁健康”。正如朱熹所言:“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青年党员干部要学会给欲望装上“刹车片”,为行为划定“警戒线”,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以为本,厚植为民之情。清廉不是不作为的“挡箭牌”,而是敢担当的“通行证”。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青年党员干部要走出“躺平”舒适区,拒绝“佛系”人生,在乡村振兴一线摸爬滚打,在改革攻坚前沿淬火成钢,在服务群众实践中砥砺品格。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不做急功近利的“面子工程”,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把宝贵精力投入实事中。须知,清廉与担当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唯有既干净又干事,方能赢得群众真心点赞。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在党的104岁华诞之际,青年党员干部当以清廉为青春注脚,以实干为时代作答。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像珍惜眼睛一样珍惜名节,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操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纯粹,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担当,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