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是规范党政机关行为、弘扬节俭作风的重要准则,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贯彻落实条例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需将条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筑牢思想根基,领悟精神要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条例精神,深刻认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性,筑牢思想根基。要从政治高度出发,认识到这是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奢侈浪费会腐蚀思想、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同时,从社会发展角度,明白节约资源、反对浪费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参与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学习条例内容,将勤俭节约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思维方式中。
践行节约行动,落实具体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应严格遵守条例规定,从细节入手落实节约行动。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简化接待流程;持续精文简会,倡导视频会议;规范办公资源使用,推行无纸化办公,做到双面用纸,及时关闭办公设备电源,杜绝“长明灯”。在生活中,深入开展“光盘行动”,按需取餐、少量多次、杜绝浪费,用“小餐饮”带动“大节约”,以身作则,践行简约生活方式,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带动身边人树立正确消费观。
强化监督职责,弘扬节俭风尚。此外,党员干部不仅要自己做好,还要积极履行监督职责。一方面,加强自我监督,定期对照条例内容检查自身行为,及时发现并纠正浪费苗头;另一方面,对身边同事和所在单位的浪费现象敢于指出、勇于制止,推动形成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宣传条例精神,向群众普及厉行节约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的新风尚。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党员干部划定了行为准则和行动方向。党员干部唯有从思想、行动、监督多维度发力,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落到实处,才能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力量,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