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亮剑》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明知不敌,也要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如此豪气凛然,快意诀别的精锐之师灵魂不散、忠于信仰。战场上忘记姓名,记住的只有国家和人民。当代青年干部,同样需要在沙场上“练兵”,向所遇之敌“亮剑”。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对于青年都寄于深情厚望。青年干部作为党的中流砥柱,先锋力量,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势在乘风破浪,所向披靡。
青年干部要敢战斗。古语有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青年干部,要敢于将自己放在炉火中淬炼,在深海中游泳,在激流中勇进。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贪图享乐、得过且过、自我宽恕的惟稳心态,将会患上“自我麻痹症”,让理性判断失灵。
青年是什么样子,国家就是什么样子。“你退后,让我来!”,这是边境扫雷英雄杜富国在面对排雷危险时对身边的战友说的话。一次排雷行动,让他永远失去了双手,双眼。他在青春中践行着对国家的守护,对人民的负责,所谓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选择扎根基层,将心血倾注在乡野的沃土,用智慧福泽百姓。青年干部,在工作中要直面困难,搏击风浪。不做就不出错,少干就少出错的心态阻断了进步的阶梯;明哲保身,知难而退,一味追求安全可能也会让自己更加危险。青年的价值在于奋斗,在于奉献,历练成诗,铸就芳华。
青年干部要能战斗。战斗力的强弱取决于很多因素,对于青年干部而言,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尤为关键。十根手指弹钢琴方能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木桶效应告诉我们,短板可能会制约自身发展,只有及时修补,自己的木桶才会牢不可破。青年自身的战斗力如果弱化,那么很多方面就会如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不断地滑坡。筑牢思想防线,严守党的纪律,遵守法律法规,在政治规矩方面绝不能越雷池半步。青年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像海绵一样,见缝插针,汲取各种知识养分,滋养自我。积极主动学习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等知识,时刻为自己“充电”,如果思想“贫瘠”,精神“荒芜”,将有可能导致价值观的崩塌。当紧跟时代步伐,坚持更新知识体系,思想的“活水”将汨汨涌流而不断绝。将知识转化为成果,离不开实践,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主动向领导、同事、群众学习;做到常思,常学,常行,自我反思、自我勉励、自我革新。
青年干部要会战斗。战争讲究战略战术,如果以卵击石,蛮干硬干,会丧失优势,自损实力。习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问大学生村官杨代显“情商重要还是智商重要?”杨代显回答“都重要”。习总书记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习总书记的话让人醍醐灌顶,青年干部不能只做爬格子写文章的“书虫”,更应深入基层,体察民情,避免“五谷不分尽荒唐”的尴尬,“百姓不识无人问”的惆怅。当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时,更考验青年干部和群众相处的艺术,情商工作法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赤子之心工作法,在埋头苦干的时候,也需抬抬头,问问群众的需求。古语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青年干部只有学会换位思考,具有同理心,才会避免“锦上添花”的形式主义,真正做到为群众“雪中送炭”。
习总书记说:“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作为青年干部,要爱民、亲民、为民,当疲惫爬满全身,当委屈充斥心灵,当挫折消磨心志,那一刻,要临阵退缩,缴械投降吗?那一刻,只会一遍遍地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而出发?或是梦想,或是荣誉,或是责任,或是国家。
(责任编辑:清风宁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