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廉政网评 > 正文

向谢师宴升学宴说“不”

作者:李霞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6日 16:17字体大小:

“悠悠岁月铸深情,拳拳学子感师恩”,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到师生惜别之时,一句“金榜题名”本可以为十年寒窗苦读画上完美的句号,但近年来却盛起谢师宴、升学宴之风,很多人开始以谢师宴、升学宴为名,借机收受礼金、礼品,导致群众为情所累。在“弘扬新民风,拒绝升学宴”的当下,我们要学会坚定的对谢师宴、升学宴说“不”。

从过去到现在,许多人都会因各种事情或借各种理由举办宴席,礼金也由十元增加到几百元。愈演愈烈的人情风让人发愁郁闷、苦不堪言,可见,举办宴席无疑是助长社会的歪风邪气。现在假借各种名义举办宴席的敛财行为越来越多,这不仅与中华民族自古的勤俭节约美德背道而驰,还使很多贫困家庭面临着生活拮据却还入不敷出的局面。因此,我对“弘扬新民风,拒绝升学宴”这一倡议十分赞同,并且积极践行、广泛呼吁,努力为营造健康文明节俭的新民风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自提出“弘扬新民风,拒绝升学宴”以来,谢师宴、升学宴显然减少了很多。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这些新一代青年也是牢记于心,坚持做到不铺张浪费,自觉践行新民风。而我也会严于律己,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标准约束自己,事无大小,都需要在自己的道德标准范围内施行,坚持做到“诚、孝、俭、勤、和”。例如,我会及时关掉水龙头以及循环利用一些水来节约水资源,尽力帮助父母做家务活儿,也会坚持不办升学宴以拒绝升学宴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其实,我们与老师同学的情谊是永久的,不一定需要一场谢师宴、升学宴,因为夹杂着金钱的感激和喜悦只会少了纯洁,得到的祝福也会被减去一半。当很多年以后,我们见到当初的老师时,真诚的问候一句“老师好”,见到同学有困难时真诚说一句“你尽管开口,我竭力而为”,这些远比谢师宴、升学宴更让人感动!

所以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谢和祝福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我收到高考成绩和上海政法学院的录取通知短信时,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才怀着喜悦的心情告诉我的父母和亲朋好友,爸爸妈妈在高兴之余也不忘鼓励我继续努力,朋友们一条条祝福的消息也让我收获了开心与幸福,我想,一场升学宴也未必能带来这种快乐吧!

弘扬新民风,拒绝升学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美德,培育“诚、孝、俭、勤、和”的优秀品质,坚决向“升学宴、谢师宴”说“不”!

(责任编辑:清风宁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