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廉洁文化 > 廉政文学 > 正文

感谢认我第一书记的“薄面”

作者:王大伟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5日 08:58字体大小:

柴龙像,家中2口人,其本人三级残疾,还有一个80后的儿子。他们家是我驻村后的帮扶对象。2017年8月,老柴主动到村上找到我,申请要退出贫困户。能让自己的贫困户顺利脱贫,是求之不得的一件事,我高兴万分,欣然答应。在那时作为帮扶干部和第一书记双重身份的我,没有任何多余时间去盘算和思考老柴的心境,而是生硬的对照收入、住房等五条标准让他顺利脱贫了。然而现在回头细细想来,他当时的脱贫退出,我仍然没有做到精准,只是心里为了脱贫任务和他主动提出的意识,阴差阳错的成就了老柴的脱贫“梦想”。直到今天,老柴生活的“蜕变”才让我心里有了丝丝的慰藉。

老柴家住在狮子坝村水排沟的半山腰上,老房子是两间土坯房,从村道上去单趟还要走半个小时左右路程,道路泥泞。驻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因为路途较远,很少有空到家里去和他深深细谈,蜻蜓点水式的宣传政策和办理扶贫事宜。有几次去,都是单位领导、村干部和我一块入户,跟他谈谈发展,计算一下收入。后来,县上为了解决狮子坝村部分山高路远贫困群众的搬迁问题,批准在该村油坊处重建了9户小型安置房,老柴第一个报名并交了房款。2017年8月竣工交房后,就出现了老柴到村上找我主动要求脱贫的那一幕。

2017年底,我抽出时间到他家进行春节慰问,他已搬入新房居住了。我坐下来和他细细谈心。老柴听力不好,但他思维确实非常清晰。搬来桌子,倒上茶,还没等我开口,他说:“今天你必须在我家吃完饭才能走。”我见老柴如此坚持,就答应了。在聊到他的家庭情况和扶贫变化时,他傲气的说:“我是你第一书记帮扶的,我去年不带头脱,谁愿意脱贫。”我语塞了,真的,那一刻,从来没有如此的尴尬过。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时常通过开会、入户给大家宣传政策,到镇、部门协调和落实各项事务,最终落到自己所帮扶的贫困对象,却是因为我的第一书记身份。他“踊跃”脱贫了,却是为了给我这个第一书记“薄面”。那顿饭我吃得很不是滋味!

回到村上,我翻看老柴的纪实薄资料,细细地看,细细地品,决定第二天再次到老柴家里去。第二天,一早就到了老柴家,发现家中没人。经询问邻居,得知老柴到地里去了。我顺着邻居所指的方向去找老柴,老远看到老柴在挖地。在地里,我拿起锄头干起来,和他一起畅谈发展。他说不能光靠儿子在外务工增加收入,还要扩展3亩魔芋,最为重要的是要把原有的核桃园科管起来。开春后不久,我联系农水科技局专家上门对老柴的核桃科管进行技术指导,并帮助他参加县上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经过科学指导和扩种,老柴的核桃园区已达到25亩。4月份,他看到村合作社在搞魔芋种植,立刻参加技术指导和现场学习,又扩种3亩魔芋,累计达到了6亩。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几乎每个月都要抽出1天时间到老柴家里去,和他聊聊家常、聊聊计划,协调落实各项健康扶贫政策和产业奖补。每一次到他家里,都有惊喜给我,都能看到发生的变化。

现在,老柴一家安稳的住在新居,儿子在外务工,每年至少2万元左右务工收入,家里科管的25亩核桃园部分也开始挂果,6亩魔芋长势喜人,5亩黑豆预计收成也能达到5000元,家里还种有1亩蔬菜,小日子过的很舒坦。他笑着对我说“我虽然脱贫了,但是我现在稳得住了!”笑容挂在老柴的脸上,现在也挂在了我的脸上。想起以前第一书记身份的“尴尬”,现在也算弥补了我当初的遗憾。老柴加油,我相信你以后的日子会过得更加红火!(责任编辑:清风宁陕)